主页
Posts List
  1. 随笔
  2. 2017.11.05 关于书面表达与口述对内容的影响
  3. 2017.09.30 古董所携带的信息思考
  4. 2017.09.25 随笔记
  5. 2017.09.23 公园所见思考
  6. 2017.07.26 关于时间快慢的问题
  7. 2017.07.25 关于人类杂食性的思考
  8. 2017.07.19 关于“如何界定公平”的疑问
  9. 2017.05.17 随笔记-中关村
  10. 关于信仰
  11. 对信息的思考

随笔

2017.11.05 关于书面表达与口述对内容的影响

资料:重要程度,紧急程度,内容更新频率,互动性。可信任度,权威性。

以下将以介质为主要传播手段的信息,称为资料。

以口头叙述表述的信息称为口述。

在一次庭审上,资料被用来当作一种提高效率的工具,在庭审前,嫌疑人无法同时对每一个人进行面对面的表述,于是将嫌疑人所说的写在一种物质上,当作一种流通的信息,这加快了整个判案的效率。但在庭审过程中,资料只是用来参考,真正的判决还是要取决于嫌疑人的叙述,法官或者陪审团会根据嫌疑人当面的叙述做出裁决(不考虑第三方外力)。可以总结出,在比较重要的场合下,资料只是被当作一种参考,起决定作用的依旧是口述。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在比较重要(这关乎到嫌疑人的未来,庭审的公平性,被害人的权益)或者要求反馈比较快时(嫌疑人必须对所提问的问题,立刻做出解释)的情况下,认为口述的信息更加可信任。

当你要发版一篇重要的论文时,当你引用一个非常有名的科学家所说的一句话时,论文将会被贴上不够权威的标签。同是这一句话,若说明了你引自科学家所著作的某本出版物的某一页的情况下,就这一点来讨论的话,论文将更加权威可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以口述所传达的信息并没有资料更加权威。

综上所述,我们不妨将情景做一个划分。

当情景所要求的反馈性很快,在重大场合时,口述比资料更加可信任。

当情景所要求的反馈性不高,缁珠必纠或要求权威性很好的时候,资料比口述更加可信。

分析资料的优缺点。

2017.09.30 古董所携带的信息思考

古董文物就是信息在时间上的不对称而带来了大量的价值的一种代表。文物他是由所属年代,并利用当时所拥有的制作工艺将代表当时年代信息揉进物品中,(当然,主要的价值是他的功能或满足当时的需求,物品上的信息只是附属)。到了现代,他被挖掘出来,人们眼中的文物主要是文物背后的信息,有的文物因为做工的信息或者背后历史年代的信息,而被以亿元出售。

抽象的来说,现代的人们想详细的了解过去,而背后携带者各种信息的物品,他的价值,则必然很高。站在宏观的角度来思考,这只是利用时间跨度而产生的价值而已。

2017.09.25 随笔记

一个人,也就代表着随机性越强,不可确定性的因素就越多。但是随着人数的增加,这个由亿万人组成的群体,他的行为是可确定性的,随机性比较弱。当随机性被衰减的很弱的时候,他的不被理解的行为就被定义为了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

单说人数的多少而论,当人数很多的时候,群体代表的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我自己的理解就是本能,藏身于基因深处的那一段代码。由于某种神秘的力量驱使生物进化,而给进化越来越多的选择与尝试则是一种最优解,那么组成这个群体的一个个个体必然是随机性比较大的。个人理解,这也就是那个人都不同的原因吧。

当达到一定数量的人所组成的群体,做决策的时候,这必然是由于最底层随机性与随机性相互之间协作组竞争的产物,我认为它代表着进化的方向。

如果进化的方向总是追求生存与繁殖的话,那么可以根据这两个基本点推测出现有世界大部分的原因。我认为我可以去看看进化论去了。

2017.09.23 公园所见思考

有个周六我陪老婆出去,她去上班了,恰巧离公园比较近,顺带就去散散步,散散心去了。我本是一个比较喜欢安静人少的地方,走到了一个小山头上,旁边只有一个大爷在整理登山棍,撂下书包躺在了椅子上,看着慢慢移动的云,听着骚动不安的人群发出的声音,当时就有一个疑问: 人的内心深处究竟是喜欢安静(独立),还是喜欢社会化呢?想了刹那,给出了个答案,我想人最底层的内心深处还是喜欢与人在一起吧,人类本身是一个群居动物,是具有社会性的,每个人与每个人之间相互需要写作。那为何总是有人喜欢找一些人烟罕至的地方去思考呢?厌倦了?为何会产生这种厌倦呢?这肯定不是一个单纯的答案,为何始终盯着一个东西会疲惫?究竟是什么疲惫了?为何总是喜欢混乱有秩序?这也是生存的需要吗?有很多疑问的我,并没有找到他们的答案,我想寄托于未来寄托于自然,只有他们才能给我答案。

顺着一条小河一直走,旁边的马路上有跑步道,人群在沿着跑步道快速的移动着,反衬下的河水,却用着极其缓慢的速度在流动。受到人群的影响,我也加快了脚步,走着走着,河水到了一个断口,落差使得河水倾盆而下,与之前不同的是,缓慢移动的河水并没有人理睬,那怕他的落脚点很多再好,也没有人去光顾。而在断口处的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瀑布的地方,非但没有落脚点,靠近了还会被贱一身的地方却挤满了小孩,他们拿着网在河水里捞着,明知道东西都已经被人捞走了,却还是想试一试。那时的我,颇有一些感触,小孩子都明白: 断口,落差比较大的地方充满了机会,那怕都被人捞走了,依旧很吸引人。而在水面很安静的地方,却鲜有人去理睬。而我到现在才真正悟到这个道理。人生不也是这样?一个平平淡淡的人生,怎么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呢,或者只是为了满足细胞器官他们之间需求而已。站在风口,猪都可以飞起来。

2017.07.26 关于时间快慢的问题

时间快慢指的是人们感受到的快慢

排除激素的影响因素

极端的情绪状态

事物所带来的新鲜感或者是否引起注意思考

状态,工作忙碌和清闲

观察能力强时间相对慢点

如何理解学习不熟悉的语言会阻塞时间感,让其变慢

2017.07.25 关于人类杂食性的思考

如果人类不是杂食性动物,也就意味着没有所谓的农业文明,没有农业作为支撑,必然发展会及其缓慢或没有。问题是,杂食性、肉食和素食这种在饮食习性上的不同,究竟是进化改变了饮食结构,还是饮食结构改变了进化发展?或许真实的情况是相辅相成的,但却没发解释饮食(能量的获取)对生物进化产生多大影响……

2017.07.19 关于“如何界定公平”的疑问

如何界定公平?不发生歧视是否是公平?没有种族歧视是否算作公平?如果人类追求的是公平的社会,那又如何理解肉食其他动物呢?种族歧视只是发生在人类这个群体中,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跨物种之间存在着比歧视更难以解决掉问题(食与被食)是否也要被解决呢,如果不解决,那所谓的公平只是人类的意想,若解决,就违背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所以人们是否会为所谓的公平而无穷无尽的规范约束别人或者别的物种呢

2017.05.17 随笔记-中关村

抽象的目的是描述,描述的本质是抽象。公式就是一种抽象,目的在于描述

关于信仰

虽然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内心深处还是非常相信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生物的进化,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这可能是协作,可能是竞争,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虚的,不存在但能感受到或者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好处(意识也是这样)。 我认为人类的创新从广义上来讲并不存在的,最多也就是创造。

社会是一个人类之间相互协作竞争的产物,社会化也不是人类的专权;横向比较各个物种之间也会有协作竞争,高级一点的甚至产生了阶级。纵向比较,放眼人类看不见的原子中子,他们的相互协作竞争创造出了细胞、器官、物种,一层一层的向上迸发。社会只是对这种虚有的但确实能感受到的一种总体的概括。

而物种之所以一直存在或进化下去,并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所导致的,你可以说是每个个体之间想要生存,那为何要继续生存呢,你可以说是底层的细胞想要存活,那他为何这么做呢,追溯到很底层很底层是各个原子中子相互协作补充,那什么力量使他们相互吸引或排斥呢,我并不知道,只能依托于一个神秘的力量在主导这一切。

对信息的思考

从一个单纯的角度或仅有一个维度来讨论世界,那么他是有一个确定性的结果的,但往往事实的结果是复杂多维度的,并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结果。剖析一个个个体,个体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

看人类进化历史,生物刚开始混乱、没有思维、没有意识、不会讲故事,那个时候作出决定是单一的,本能的,具有随机性的,可以说决策是本能性的感性;现在,人们做出一个决策是线性、持有否定与怀疑、相对的、具有理性的,理性的源头我认为是大量历史总结,它来源于历史;

如果你认同上述观点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发展:当意识思维很简单单一或者获取到的信息很单一片面、认知较简单的时候,决策来源于本能、来源于最底层的生存,客观条件往往会被忽略。而现在,决策者做出决策往往会参考多方面,客观条件必不可少,大家都知道不能一时冲动、感情用事;那是否可以理解为决策是朝着有序的、多维度、相对理性的发展呢?

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断的增加,信息的爆炸对于决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声音的产生或者说发出声音的器官的产生是为了发出信号,眼睛是为了接收或发送信号,一切的协作与竞争,必然通过各种信息来传递,而有效的获取信息成为了重中之重。这是一个趋势,信息爆炸的今天必然会受到信息太多而朝着未知的方向去发展。不变的是,人们渴望远离垃圾信息、获取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他意味着,信息会被层级化可被记录分析,信息会朝着一个有序的方向去发展。如果组成这个世界最多的是信息,那是否可以理解为世界正在朝着信息多样化、有序化、简单化、去发展呢?这不正正是人们之所以重视大数据,私人定制的原因吗?

多少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搬运总结从总获利,利用地域的不对称销售食物或者物品、利用国内外信息的不对称进行海外代购、利用时间上的不对称(年轻化) 等等的原因都是利用信息差而做出的一些衍变而已。当我意识到这点之后,很容易的类推出其他。

我自己做出的不全面的总结: